种子活力提升关键技术
2024-01-15 16:59:44

计划推广月份: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适宜推广区域:

南方稻区。

解决的主要问题:

水稻是我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但其制种产量与效益普遍偏低、种子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直播和机械化,且杂交水稻种子在南方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劣变而报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种子产业发展。 种子活力提升关键技术是针对目前针对作物种子生产的关键问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主持研制的种子高效安全生产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制种期间的杂交稻种子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种子加工贮藏期间的种子寿命延长技术以及大田生产过程的作物种子活力激活技术三大关键技术,分别解决种子生产产量与效益偏低、种子寿命短、出苗不整齐等关键问题。其中:(1)制种期间种子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可以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合格率,共计提高效益15-20%。(2)种子加工贮藏过程的种子活力保持技术、种子质量快速检测技术、种子光学筛选技术等相结合的种子寿命延长技术,可以减少种子报废率5%以上,平均节本增效12.5%。(3)大田生产种子活力激活技术体系,通过激活大田种子活力而增产5.8-17.8%。该技术对于提高种子质量与产量、提高大田生产效益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直播和机械化生产尤为重要。 该技术已经在广东省内外主要企业应用,被评为2021年和2022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并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获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与现有或者同类技术的比较优势:

1、提高种子质量、增产增收。杂交稻制种期间的种子高产高质技术体系可提高制种产量,提高籽粒充实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总计可提质增效 15 -20% 。 2、减少报废、省工增效。 种子寿命延长技术体系可减少杂交稻种子报废5%,平均节本增效12.5%。利用种子活力激活技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整齐度和成苗率,特别适合直播稻与机械化生产。处理后根系发达、苗齐苗壮,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多年多点示范结果表明增产幅度5.8-17.8%。 3、有配套产品作为技术载体,容易推广 本技术已经在海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福建等多个省市开展多年多点的示范和推广应用,由于我们研发了配套的产品作为技术的载体,只要根据产品使用手册和技术规程操作,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地域和不同气候条件下均可取得增产增收效果,适应性广而效果稳定。

技术要点以及对生态环保的影响:

一、种子活力提升关键技术要点 1、播种期的种子活力激活 播种时利用植物提取物和矿物原料制作的水稻种子激活剂,开展拌种或者粘根处理,每亩用量1-2袋,具体使用方法见产品使用说明。 2、制种灌浆期的种子质量提升 在杂交水稻种子收获前 12 -15天,根据产品使用说明,直接将水稻种子活力提升剂喷施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田。遇阴雨天气时应增加 1 次用药。种子安全干燥采用卧式烘干机,40°C以下温度烘干至12%含水量以下。 3、加工贮藏期间的种子寿命延长 贮藏期间整理好种子,控制杂质含量,应用水稻胚活力保持剂,做好防霉杀虫,防潮隔湿,做好仓库温湿度的监测控制,适时使用种子光学分选机械去除劣变种子,保持种子活力。 4、其它配套技术:(1)制种田的选择应考虑其具有良好的稻作自然条件和保证种子纯度的隔离条件。(2)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3)栽插时对父母本的要求就不同。母本要求密植,父本则要求稀植,穴插双本。即母本成穗靠插不靠发,父本则插发并举。(4)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由于种子激活处理后稻田病虫害相对较轻,可酌情减少施药次数。其它与现有常规习惯技术相同。 二、该技术对生态环保的影响 种子活力提升关键技术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 本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种子质量,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了种子的使用量。 另外大田生产使用高活力种子,达到根系发达、苗齐苗壮、抗病增效,可大大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每季少打农药1~2次,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荣誉:

1、获得荣誉: “种子活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作物种子质量调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其他注意事项: 种子活力提升关键技术不仅仅在水稻种子生产中应用,也可用于其他作物如甜玉米、蔬菜、花卉的种子激活和大田生产,注意相关技术有不同的配套产品,不同作物的用量须根据产品的说明来使用。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联 系 人:刘军 

联系电话:13922496071 

邮  箱:liujun@gdaas.cn